政策定义与核心内容
基本概念
碳双控(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)是我国推进“双碳”目标的核心政策,通过约束绝对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,推动绿色低碳转型。
阶段划分
●2025年前:完善统计核算体系,为全国实施奠定基础;
●2025-2030年:以强度控制为主,总量控制为辅;
●2030年后:转向以总量控制为主,强化碳中和目标考核。
制度框架
涵盖地方碳考核、行业碳管控、企业碳管理、项目碳评价、产品碳足迹等机制,并与全国碳市场衔接。
与节能考评的协同关系
制度融合
碳排放评价已纳入节能审查体系,要求节能报告包含碳排放总量、结构及单位产品碳排放指标,并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。
例如,年煤炭消费量超1000吨的项目需同步开展碳评价,强化煤炭消费控制。
管理升级
节能审查权限上收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避免地方保护主义。
实施案例与成效
工业领域
●新余钢铁集团:通过能碳双控体系,吨钢综合能耗下降5.19%,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0万吨。
●广州南沙经开区: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7%,单位工业能耗仅为国家标准的1/13。
城市实践
●广州市:发布减污降碳协同案例,如广汽埃安零碳工厂(清洁能源自给率超30%)、广交会碳中和展会。
最新动态与未来规划
政策动向
●2025年8月国务院提出:2027年碳市场覆盖工业主要行业,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体系。
●郑州市:2025年8月发布《落实碳排放双控制度工作方案》,明确10项任务,包括碳排放预算管理和重点行业管控。
技术支撑
●推动碳足迹数据库建设,强化计量、统计、监测能力,为“十五五”全面实施做准备。
(注:政策依据包括国务院《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》及地方实践文件。)